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级动态

《中国环境报》攻坚版头条刊登新闻《赣江源头之水为何如此清澈?》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时间:2023-12-07 11:23:12访问量:


图为石城县使用无人船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溯源。

◆赖丽琳

漫步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河畔,只见草绿花红、白鹭戏水,映入眼帘的是如画的美景。

石城县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是赣江的源头。现有琴江主河道90.6公里,流域面积1469平方公里,水库49座,山塘4214座,大小河流142条,素有“江西水塔”之称。

近年来,石城县打造千里赣江源头生态保护的石城模式,构建一体化生态屏障,不断擦亮赣江源头“绿水青山”的本色。

“我们统筹开展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赣州市石城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水春说。

在千里赣江的源头,一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现代城市水生态体系正逐步形成。

聚焦追根溯源,强化污染源风险排查防治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源头监管是重中之重,入河排污口上连污染源、下通水环境,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但其排查溯源存在隐蔽性强、范围广、污水来源不明、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一度成为我们水污染治理的痛点和难点。”赣州市石城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熊菊光介绍道。

为解决入河排污口溯源难这一“疑难杂症”,石城县溯源工作组发挥科技力量,利用无人船、智能机器人、管道检测潜望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探测溯源。

溯源工作组通过无人船搭载水质在线分析仪对重点河段进行走航巡查,形成水质分布热力图,快速圈定指标高值区域,缩小污水来源范围。利用智能机器人监测系统实时对水体氨氮、溶解氧等主要指标进行检测更新,实现点位水质监测自动化、网络化,有效避免低频次人工检测造成的数据偶然性和波动性,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精准锁定超标因子,为污染源排查提供科学判断。使用管道检测潜望镜精准痛击管道问题,快速直观判定管道内部堵塞、塌陷、非法插入、错位、裂痕、渗坑等各种缺陷状态,找出排污口排水的原因,有效降低由于污水溢流造成的环境风险。

“为提升排查工作质量,我们按照‘有口皆查、有水必测、有源必溯、有污必治’的原则,通过增加断面水质例行监测频次、加大排污口巡查力度、强化污水处理厂监管等方式进行多维度排查。”黄水春介绍说。

石城县摸清掌握各类排污口的数量分布及污水排放特征,绘制贯穿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的脉络图,紧盯污水“零直排”目标,充分发挥河(湖)长、水污染防治专委会联防联控、流域协同治理等工作机制,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牢牢守住水环境保护“第一道防线”。

坚持标本兼治,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们就住在附近,多年前这条河臭气熏天,水不是黑色就是灰色,这几年渐渐变好了,我和老伴早上就喜欢过来溜达溜达,心旷神怡。”家住石城县大由乡的村民许先生连连点赞家乡河水水质的变化。

如今的大由乡,一条条河流环绕着干净的村庄,处处彰显着生机盎然的活力。从曾经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满眼净”,大由乡的河湖面貌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大由乡的华丽转身,得益于石城县清污护水工程的生动实践。

为加强源头治理,石城县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力度,先后投资5.7亿元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11个乡镇圩镇全覆盖建成污水处理设施,89个村庄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建设污水管网约150公里,日处理能力达1.1万吨。建设城乡垃圾环卫清扫、收运、终端处理设施,完善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系统,形成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中心的全域一体化治理模式,集中拉运周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石城县还持续开展以“清洁河湖水质、清除河湖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清河行动。开展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16项专项治理,强化河道管护长效机制,将各乡镇的河道保洁业务公开发包给第三方公司运营,实现河道保洁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推进河(湖)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治污体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巡河督查、联合执法,全力打击非法采砂、捕捞、猎捕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清河行动”,深入开展“清四乱”、河湖水库水环境、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一批涉河突出问题,县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立足生态优势,促进“水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琴江河畅水清,河畔岸绿景美。漫步在沿江游步道上,临江听风,鸟语花香,仿佛人在画中游。

“我们在石城已经住了半个来月了,欣赏了绿水青山的风景,下午还要去赣江源头‘洗洗肺’呢。”近日,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游客李先生在湿地公园散步时开心地说道,“石城县连续4年蝉联‘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我们每年都会到这‘天然氧吧’,感受别样的‘醉氧’之旅。”

近年来,石城县投入近40亿元,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及改善水生态环境的相关项目23个,持续加强水生态治理修复。统筹整合5917万元,扎实开展赣江源头幸福河湖建设,科学布局岸坡整治、河道清淤、水系连通、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工作,打造“生态健康、文明彰显、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样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

以水为“媒”,以水为“美”,石城县着力做好“水”文章。一条条河道的治理、修复,让石城县的河流水清了、岸绿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沿线乡村成为市民近郊乡村游的好去处、周边城市旅游的新目的地。

石城县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加大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力度,重点推出城北滨江公园、城南湿地公园、温坊人工湖、河长制主题公园等独具魅力的水文化景观。同时,充分利用水资源,紧扣“一乡一景、一村一品”目标,打造赣江源漂流景区、龙岗旺龙湖景区、大畲花海温泉等一批特色生态旅游景点,实现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提升,全县旅游产业综合收入以20%以上的速度实现逐年增长。

如今的石城,4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主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100%,乡镇跨界及县域出境水质达标率达100%,赣江源头水质更是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水质。“夜游琴江”等一批深受市民喜爱的水生态产品正加速呈现,成为市民休闲散步、打卡拍照的好去处。

一江碧水映斜晖,两岸青山入翠微。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中,石城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守护一江碧水,奏响生态文明新乐章,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幸福之城。

文章关键词:
分享文章到
扫码浏览